JBO竟博2019年11月,习在上海市考察时,提出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理念。2022年10月,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,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JBO竟博,提高城市规划、建设、治理水平,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,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”。2024年11月,习给上海市杨浦区“老杨树宣讲汇”全体同志回信,希望他们“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,共建和谐美丽城市,共创幸福美好生活”。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,必须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,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,让城市更美好,让人民更幸福。
人民城市理念是“人民至上”在城市建设中的集中体现,充分彰显了习深厚的人民情怀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围绕城市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,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,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,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,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、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,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新时代新征程,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,必须把握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要义,明确城市建设的根本动力、价值旨归与评判标准。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”:城市建设的根本动力。习强调,“市民是城市建设、城市发展的主体。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、管理”。新时代以来,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,归根结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。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智慧和用之不竭的力量,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力量,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源泉。面向未来,建设好人民城市,政府应该从“划桨人”转变为“掌舵人”,同市场、企业、市民一起管理城市事务、承担社会责任。同时,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,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效于民,汇聚起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,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、共建共享。
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:城市建设的价值旨归。习强调,“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,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,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”。这是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在城市工作中的体现。城因人聚而兴,人因城兴而居,人民城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和发展成果。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,根本目的是使城市更健康、更安全、更宜居,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人民城市建设不是为了打造一个华而不实的“漂亮新城”,而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“美好生活”的向往,确保城市的各项功能和服务真正惠及人民,实现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、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、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、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、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。
“老百姓满不满意”:城市建设的评判标准。习强调,“城市的核心是人,关键是十二个字:衣食住行、生老病死、安居乐业。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,老百姓满意不满意,生活方便不方便,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”。人民群众的口碑是城市最好的丰碑。只有在城市发展中实现“见物”与“见人”的统一,才能建设出既有“高度”又有“温度”的城市。城市建设必须把人作为重要标尺,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建设的成效评判者,让城市建设得到人民认可、经得起人民检验。要把人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,走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。
习近年来对城市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,强调“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”,“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”,“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”,“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”,等等。这构成了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愿景。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,就是要让人民“能就业”、“可创业”、“住有所居”、“居有所安”、“望得见山”、“看得见水”、“记得住历史”、“记得住乡愁”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“能就业”、“可创业”:人业相聚的宜业之城。城市经济发展了,才能增加就业岗位。同时,人们充分就业了,才能扩大消费需求,促进经济发展。习强调,“人要在城市落得住,关键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,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,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,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,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,增强城市创新能力,营造良好就业和生活环境”。让人民“能就业”、“可创业”,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持续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,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,让人民就业有保障JBO竟博、创业有平台。
“住有所居”、“居有所安”:人居相适的宜居之城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、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,希望住得好、住得安心。让人民“住有所居”、“居有所安”,是习一直以来的深切牵挂。习强调,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”,“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”。为了满足人民的新期待,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重要目标,下更大决心、花更大气力解决好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。构建人人参与、人人负责、人人奉献、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,实现物理“硬件”和治理“软件”同步升级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多样化、多元化需求,让人民在城市生活更方便、更舒心、更美好。
“望得见山”、“看得见水”:人景相融的宜乐之城。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,还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目标,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。习强调,“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,很多山城、水城很有特色,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,让居民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”。让人民“望得见山”、“看得见水”,是习对美丽城市的期许。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要重视自然之美,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,充分依托城市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来营造城市的生态空间,使山水自然成为城市风景,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。
“记得住历史”、“记得住乡愁”:人文相承的宜游之城。城市历史文脉作为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气质的有机统一,凝结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,是城市内涵、品质、特色的重要标志。习强调,“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,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,像对待‘老人’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,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,让人们记得住历史、记得住乡愁”。“记得住乡愁”,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延续城市历史文脉,保留中华文化基因。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要结合历史传承、区域文化、时代要求,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,树立形象、凝聚人心,让远在他乡的旅客“记得住历史”,让漂泊他乡的游子“记得住乡愁”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城市建设作出战略部署,要求“深化城市建设、运营、治理体制改革,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”。新征程上,必须系统推进人民城市建设,激发城市经济活力,提升城市治理水平,推动城市绿色发展,展现城市文化特色,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。
加强产城融合发展,激发经济活力,夯实物质根基。产业是经济之本、发展之基,就业是民生之本。必须实现产城融合发展,创造更多就业、创业机会,让人民在城市落得住、发展得好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,为人民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。营造创业良好发展环境,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,打造创新策源地与核心增长极,以创新增动能,以创业促就业。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,提高就业匹配程度,有效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。培育城市特色产业集群,根据城市区位优势、产业特点和资源禀赋,推进周边城市联动发展,深化人才、技术、资本、资源等合作,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,实现优势互补、良性互动、共赢发展,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。
提高城市治理水平,增强民主参与,优化民生供给。城市的治理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息息相关,必须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,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。夯实人民安居基本保障,系统推进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“四好”建设,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,满足群众刚性住房需求。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持续做好城市美化工作,补齐市政公用设施短板,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、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,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居住条件的期待。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体系,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产品,逐步实现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,满足人民多样化、多层次需求。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,以制度、程序、法律等形式保障和落实人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推动人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。通过拓展线上线下空间、完善群众动员方式、优化服务群众模式等,最大限度调动人民参与城市治理的主动性创造性,充分激活人民群众治理城市的力量和智慧,培育“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,大家的事人人参与”的社会氛围,构建人民协同治城的生动局面。充分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,让城市治理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精准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。
推动城市绿色发展,提升生态功能,厚植生态底色。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,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JBO竟博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,必须科学规划城市生态空间,严格把控城市开发规模和强度,推动城市内部空间再开发,利用城市闲置土地、荒山坡地、污染土地植树造林,依托城市现有的山水脉络打造风景带。推进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理念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,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。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,增强人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,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,引导人民绿色出行、绿色消费、绿色居住,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潮流风尚。着力解决城市环境问题,坚持全民共治、源头防治,打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。
挖掘历史文化特色,赓续城市文脉,构筑精神家园。文化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。人民城市建设,必须着力于以文化人,厚植人民城市文化品格,让人民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,人人参与到文化实践的过程中来,以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为底色,以人民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文化成效的圭臬。必须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,传承发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,保护历史遗迹、保存历史文脉,发展有历史记忆、地域特色、民族特点的人文之城。推动城市文化建设,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和精神气质,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和思想觉悟,增强人民精神力量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,开发独具文化魅力、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旅线路和产品,开展各种人民喜闻乐见、赏心悦目的文化活动,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。保存历史文化遗迹传统风貌,结合历史传承、区域文化、时代要求,采用微改造的“绣花”功夫,不断融入现代元素,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
(作者: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、教授,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;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)